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是真的吗?

25年4月29日 11:16

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是股市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,用于描述不同月份的市场表现规律。其核心含义是:五月市场疲软(穷)、六月跌势加剧(绝)、七月反弹回升(翻身)。

一、起源与基本含义

历史背景

该说法最早源于20世纪80-90年代的香港股市,由经济分析师总结历史数据得出,认为五月市场因资金面紧张、政策空窗期等因素开始下跌,六月进一步恶化,七月因政策预期和中报披露逐渐回暖。

国外类似说法如“Sell in May”(五月卖出)源自英国,与夏季避暑导致交易清淡有关,后传入华尔街。

逐月解释

五穷:五月市场常因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后的“空窗期”缺乏利好,资金面紧张,导致行情低迷甚至下跌。

六绝:六月受半年考核、资金回笼压力影响,叠加市场情绪悲观,跌幅可能扩大。

七翻身:七月进入下半年,政策预期升温、中报业绩逐步披露,资金面改善推动市场反弹。

二、逻辑分析与市场机制

五月“穷”的可能原因

业绩空窗期: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后缺乏新催化剂,资金观望情绪浓厚。

政策真空:年初政策红利消化完毕,年中政策尚未明确。

主力操作:高分红股分红后主力可能打压股价吸筹。

六月“绝”的推动因素

资金面压力:银行半年考核导致资金回笼,市场流动性紧张。

情绪传导:媒体渲染“魔咒”引发散户恐慌性抛售,形成自我实现的预言。

七月“翻身”的驱动

政策预期:下半年经济刺激政策陆续出台(如基建、消费扶持)。

中报行情:业绩超预期个股带动市场情绪。

技术反弹:连续下跌后估值修复需求增加。

三、总结

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更多是历史经验的概括,而非科学规律。投资者需警惕其局限性,避免盲目跟风。对A股而言,二月的“春节效应”和年末的“估值切换”或许更具参考价值。理性分析、分散配置和长期视角仍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核心策略。
【免责声明】游侠股票网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游侠股票网无关。游侠股票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原创内容版权归游侠股票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;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方便学习与交流,版权投诉,请联系游侠股票网(guduluoren @ gmail.com)处理。